• 所屬縣市:
    屏東縣/滿洲鄉
  • 地址:
    屏東縣滿州鄉里德村山頂路57號
  • 所屬政府管理單位:
    屏東縣政府/內政部國家公園署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 社群媒體:

代表性遊程:
 

欖仁溪生態遊

『欖仁溪瀑布』位於滿州鄉;墾丁國家公園南仁山保護區的邊緣。因自然環境原始,必須要溯溪才能抵達瀑布景點!欖仁溪瀑布分成內外兩層,雨季水量豐沛、壯闊奔放,周邊峽谷有如鬼斧神工;險峻蒼勁相當特別。

環境生態特色:

欖仁溪瀑布位於滿州鄉,正好位於墾丁國家公園南仁山保護區邊緣,因林相原始,帶有幾分的神秘感,必須溯溪才能進入,雖短短的一百多公尺,卻令人回味無窮。瀑布分內外兩層,外層瀑布呈階梯狀,約三公尺,在雨季時,水量豐沛,涉水從瀑布旁攀岩穿過,俊秀的內層瀑布就在眼前,瀑布約六公尺高,隱蔽在峽谷峭壁之中,峽谷有如鬼斧神工,加上林木蒼鬱,即使正午時分,陽光也很難穿透進入幽谷內。

組織單位簡介:

滿州鄉過去的獵鷹、電魚風氣盛行,對生態資源衝擊極大,尤其年輕居民外流、農業發展受限,經濟狀況不穩定。自101年開始,墾管處委託輔導團隊屏科大森林系社區林業研究室進駐里德社區協助發展生態旅遊。

利用工作會議的討論,活化社區組織,強化協會夥伴的溝通與互動,亦不斷培訓在地居民使其成為解說員,希望能透過生態旅遊能使在地居民能擁有些許經濟收入,也藉由遊程路線的規劃、解說設計,引領民眾體驗自然、欣賞自然,瞭解環境保育與社區永續之關係。近年來里德社區建立生態旅遊解說服務的團隊,可為民眾解說富含環境教育的知識內容。

同時為了確保生態旅遊的永續發展,經過社區工作會議討論,決議成立里德社區巡守隊,每位受訓的居民都必須成為隊員,每日巡守欖仁溪,一方面藉此瞭解生物資源的狀態,另一方面可以嚇阻違法在此捕獵伐採的非法活動,維持欖仁溪豐富的自然生態。

人文特色:

滿州鄉早期為台灣原住民排灣族活動範圍,舊名「蚊蟀埔」。

「蚊蟀埔」的由來是早期原住民在打獵後,將吃剩的獵物隨地丟棄,因此四處都是動物腐屍的臭氣。而當地排灣族原住民稱「臭氣」為「Manutsuru」,音近台灣話的「蚊蟀」(báng-sut)。故移墾至此的漢人亦沿用此名,或寫作「蚊蟀埔」。當地閩南人、客家人及原住民混居,特別的是排灣族原住民佔本鄉人口約四分之一。

協會/組織 起始年份:

民國101年。

輔導團隊:

里山生態有限公司

涵蓋的社區:

里德社區

組織人力:

14位解說員。

更多媒體管道:

.墾丁國家公園:GO
.悠遊墾丁: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