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屬縣市:屏東縣/滿州鄉
-
地址:屏東縣滿州鄉九棚村大愛巷6號
-
所屬政府管理單位: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屏東分署
-
特色產品:濱薊(雞角刺)、蔓荊子
-
社群媒體:
代表性遊程:
1.鼻頭草原
想找到一處原始的無人秘境就向九棚鼻頭草原奔去吧!佔地遼闊的大草原,還藏有許多特色草花植物,地型地貌豐富,相當值得一探,從至高點向下望,青青草原與療癒山谷讓人驚嘆台灣之美。
2.八瑤灣
「牡丹灣事件」的琉球船難登陸點-八瑤灣,又稱九棚灣,除了可以回顧歷史也欣賞到全台最大的沙丘海岸,進入八瑤灣前,必須先涉溪而過,然後走入林徑小道穿越一片防風樹林,漫步在沙丘海岸線回顧歷史,邊欣賞著海天一色、浩瀚的太平洋風光,邊聆聽著導覽員訴說百年前的歷史故事,就像穿越時空重回歷史場景一般。
環境生態特色:
滿州鄉九棚村地處較偏遠,但擁有豐富且特殊的人文及生態地景,尤其以「九棚大沙漠」最為著名,滿清稱之為「八瑤灣」,是開啟臺灣東部發展歷史的大門,也是聞名的牡丹社事件發端處。九棚大沙漠位於九棚溪出海口處,與位於九棚溪北方的「港仔大沙漠」相連,面積廣達兩百多公頃,是臺灣少見的沙漠(丘)地形景觀,是臺灣最壯觀的沙漠奇景。
本村轄區內有著名的南仁湖,海拔約三百公尺,當地還發現南仁山遺址。社區附近除了沙漠地形外,還有一片未經破壞的森林地帶,緊鄰南仁山保護區,有豐富的植物資源。在本村具有歧異度高豐富且珍貴的環境生態及人文歷史資源,深具發展生態旅遊推廣的潛力。
組織單位簡介:
九棚村位處滿州鄉北邊,東鄰太平洋,村轄區內有著名的南仁湖,海拔約三百公尺,當地有五、六十幢石屋十分低矮僅三、四台尺,據說為已消失的侏儒種土著住家。附近有一片未經人工破壞的人工雨林區,區內長有兩千多種植物,約佔台灣所產植物的一半。九棚村雖為偏僻村落,卻擁有許多極具豐富的人文及生態地景,是其他地方所沒有的;尤其是現在最具名的九棚大沙漠,還有滿清時稱的八瑤灣。
106年開始推動社區生態旅遊,培訓社區生態解說員,同時並著手社區風味餐之研發,餐點食材選用在地作物,如刺蔥、黑豆豆腐、雞角刺、南瓜、絲瓜、海菜等,透過社區媽媽的巧手,研發出一道道九棚社區的特色餐點。
107年鼻頭草原路線試辦,開始導入遊客環境教育,針對遊客服務狀況進行修正及調整,108年獲墾管處開放鼻頭草原生態保護區,旅遊人數成長,並獲外界熱烈的迴響。除此之外,社區並積極進行濱薊(雞角刺)、津田氏大頭竹節蟲、潮間帶生物、九棚地區鳥類的定期監測。
人文特色:
滿州鄉九棚社區發展協會近年來社區不僅著重於生態旅遊及觀光推廣,亦重視社區福利服務的推展,先有社區課輔班來提升社區學童的課業能力,更於104年11月起開使辦理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服務,嘉惠社區長輩。於104年11月開始與屏東縣政府社會處輔導人員接觸,從勘查據點預定空間及召開志工會議、開始據點試辦活動,並於105年1月起正式運作。
環境永續經營是目前九棚社區需要持續發展的方向,前5年藉由生態旅遊的推動,組織在地解說組及社區風味餐組,形成在地社區穩定的工作團隊,並做好環境教育的準備,且社區已有11名成員通過環境教育人員認證。
協會/組織 起始年份:
民國106年開始。
輔導團隊: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社區林業中心。
涵蓋的社區:
九棚社區。
組織人力:
16位解說員及1處社區風味餐。